一两万人的队伍消耗非常大,这又是大冬天,一路上不少人冻饿而死,炭船的来到就很及时了,至少晚上露宿休息时,能少死一点人。

    以及这一路上他们的食物消耗非常大,好在林游及时请上党那边拉了几船粮食,在河口兜售——直接分发是不可能的,那样没领到的人会怨恨,领到的不够多的人也会怨恨,人性复杂,没必要时常去挑战检验。

    很快又有士族嫡系亲自来见,说是家中老人疲惫,想从鲜卑人这借一马匹,套在车架上,等安顿下来,必有厚报。

    林游当然拒绝了。

    鲜卑骑兵要没了马,让这些人骑马抵抗危险吗?

    就在这时,很快又有鲜卑骑士匆忙来报,说匈奴人的军队已经离他们不远了,大约还有日就将过来。

    林游心里一下打起鼓,问还有多少人没有渡过黄河。

    于是很快得到回复,还有七千多人。

    林游顿时怒了:“都三天了,渡口有上党调来的一百多艘船,每船哪怕只上十个人,也有该有一大半过去了,怎么还有那么多人?”

    立刻有人回复他,说很多士族都挤占船只,带着大量财物轺车,搬运和装卸都非常耗费时间。

    林游抿了下唇,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去。

    过了数息,他冷冷道:“安排下去,现在开始,所有船先送人,只能带随身之物,想要运货的,都排到最后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通报的人小声道,“他们怕是不会听啊。”

    林游看着远方的茫茫河水,一字一句,平静地道:“告诉拓拔郁律校尉,不听的,就通通都推到河水里。”

    对面顿时一缩,小声地应了一声,匆忙离开了。

    “目前打这只队伍主意的,是石勒和匈奴人,”地图上,徐策在黄河两岸标注了位置,讲解道,“黄河北边是石勒,他们离得较远,大约还有五天才能赶到河内,追上这只迁民队伍。”

    “黄河南边是匈奴人的军队,这只最快一天就能追上林游他们,”徐策在南岸的洛阳不远标注了位置,“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,如果林游可以在一天之内渡过河水,那么我们就能在北岸等匈奴人渡河追来,以逸待劳,如果抓住他们渡河的机会,全歼也是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在古代,渡河是军队最危险的时候,尤其是只渡了一半时,很容易被夹击,所以大军渡河的地点一般都要绝对保密,以免被人截击。

    “问题是,林游能不能做到,”孟岚对此表示存疑,“如果他不能在匈奴人过来前渡河,我们就得过去救他们,这样麻烦的就是我们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有个提议,可以架浮桥。”徐策在河口处划了一条线,“将船并排放到河面,以绳索连接,再放上木板,这样就不用担心黄河夜船不渡的问题,一夜定能走完。”